牆壁、衣服又發霉?掌握 3 大除霉關鍵,找回乾爽健康的居家空間

牆壁、衣服又發霉?掌握 3 大除霉關鍵,找回乾爽健康的居家空間

每當梅雨季節來臨,或是連續幾日的陰雨綿綿,空氣中總瀰漫著一股濕黏的氣息。當你打開衣櫥準備拿出一件外套,或是挪動一下靠牆的書櫃時,赫然發現角落長出了一片片黑灰色的斑點,那種無奈與厭惡感油然而生。

「發霉」不僅是視覺上的不美觀,更是一個潛在的健康殺手。霉菌孢子在空氣中飄散,悄悄地附著在我們的家具、牆壁甚至衣物上,破壞物品的同時,也正威脅著家人的呼吸道健康。很多人以為只要開窗通風就好,但常常發現除霉後沒過多久,那些惱人的斑點又捲土重來。

為什麼家裡這麼容易發霉?我們該如何有效根除這些頑固的菌斑?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霉菌的生長機制,並提供實用的居家防霉與清潔策略,幫助你擺脫潮濕帶來的困擾,重拾乾爽舒適的生活環境。

為什麼家裡會一直發霉?

要對抗敵人,首先得了解敵人。霉菌是一種真菌,它們無處不在,但要大量繁殖並形成肉眼可見的菌斑,需要集齊三個關鍵要素:溫度、濕度與營養源。只要阻斷其中一環,就能有效抑制霉菌生長。

1. 濕度:霉菌的生命之源

這是最主要的因素。當室內相對濕度超過 60% 時,霉菌就會開始活躍;若濕度達到 70% 以上,它們的生長速度會呈倍數增長。台灣與許多亞洲地區氣候潮濕,加上浴室、廚房等用水區域的水氣蒸發,很容易就達到適合霉菌生長的環境。

2. 營養源:霉菌吃什麼?

霉菌不挑食,家中的灰塵、皮屑、纖維、木材、壁紙膠甚至油漆,都是它們的食物。這也是為什麼衣服(尤其是棉麻、皮革材質)、書本和老舊牆壁特別容易發霉的原因。如果家裡堆積雜物過多,空氣不流通加上灰塵堆積,簡直就是霉菌的自助餐。

3. 溫度與通風

攝氏 20 到 30 度是霉菌最喜歡的溫度,這恰好也是人類感到舒適的室溫,因此我們很難透過調節溫度來防霉。然而,通風不良是導致局部濕度過高和孢子沉降的主因。死角(如櫃子後方、床底下)因為空氣不對流,往往是發霉的重災區。

發霉對健康的隱形危害

千萬別忽視牆角那一小塊黑斑。霉菌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出孢子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,也就是那股霉味)。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,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以下影響:

  • 過敏反應:這是最常見的症狀,包括打噴嚏、流鼻水、眼睛紅腫發癢等。

  • 呼吸道問題:對於患有氣喘或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,吸入霉菌孢子可能誘發氣喘發作或加重病情。

  • 皮膚刺激:接觸到發霉的物品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紅疹。

  • 免疫系統影響:對於免疫力較弱的老人或小孩,長時間處於高濃度霉菌環境下,可能增加肺部感染的風險。

如何預防發霉?從環境控制下手

既然我們知道濕度是最大元兇,控制水分就是防霉的第一要務。以下是幾個實用的預防策略:

善用除濕機與濕度計

人的體感有時並不準確,建議在家中配置濕度計,隨時監控數值。當濕度超過 60% 時,請務必開啟除濕機。記得除濕機要定期倒水並清洗濾網,才能維持最佳效能。此外,使用除濕機時應關閉門窗,避免外面的濕氣源源不絕地進入。

改善家具擺設與通風

很多時候,發霉發生在看不見的地方。

  • 家具離牆:衣櫃、書架盡量不要緊貼牆壁,建議保留 5 到 10 公分的距離,讓空氣能夠流通,避免牆壁濕氣直接傳導到家具上。

  • 對流換氣:天氣晴朗乾燥時,打開對向的窗戶讓空氣對流。但在雨天或戶外濕度極高時,反而應該關窗,改用空調或除濕機換氣。

浴室與廚房的特別護理

這兩個地方是家中的「濕氣製造機」。

  • 浴室:洗完澡後,用刮水刀將牆壁和地面的水珠刮除,這比單純開抽風機更有效。若浴室沒有窗戶,洗澡後務必將門打開,並開啟電風扇吹乾地板。

  • 廚房:燒水或煮飯時會產生大量水蒸氣,記得開啟抽油煙機或窗戶,避免水氣滯留在室內。

已經發霉了怎麼辦?正確清潔方法步驟

如果家中已經出現霉斑,單純用抹布擦拭通常無法根除,甚至可能將孢子抹得更開。請依照材質採取不同的處理方式:

1. 牆壁與硬質表面(磁磚、玻璃)

對於耐水的硬質表面,漂白水是經濟實惠的除霉劑。

  • 稀釋漂白水:將市售漂白水與水以 1:10 的比例稀釋。

  • 擦拭與靜置:用布沾取稀釋液擦拭發霉處,對於頑固霉斑,可以用廚房紙巾沾濕後「敷」在上面約 10-15 分鐘。

  • 清水擦拭:最後用清水擦乾淨,並立刻吹乾。

  • 注意:操作時請戴上手套和口罩,並保持通風。切勿將漂白水與其他清潔劑混合。

2. 木質家具與皮革

木材和皮革都有毛孔,霉菌根部可能深入其中。

  • 75% 酒精:先用乾布擦去表面霉菌,再噴灑 75% 酒精擦拭。酒精具有殺菌與揮發快、不殘留水氣的優點。

  • 專用保養油:皮革清潔後,務必上皮革保養油,因為酒精可能會帶走油脂導致龜裂。

3. 衣物與布織品

如果衣服發霉,最有效的方法是高溫殺菌。

  • 熱水清洗:如果衣物標籤允許,使用 60 度以上的熱水清洗。

  • 過碳酸鈉(氧系漂白水):將發霉衣物浸泡在溫水調和的過碳酸鈉溶液中,能有效去漬殺菌,且不傷花色。

從室內濕度打造無霉生活,從日常細節開始

對抗發霉是一場持久戰,而非一次性的任務。環境中的霉菌孢子永遠存在,我們能做的是不提供它們生長的溫床。

透過控制濕度、定期清潔死角以及保持良好的通風習慣,你就能大幅降低發霉的機率。別等到看見黑斑才開始行動,聯絡Parker Painting將防霉意識融入日常生活中,你守護的不僅是心愛的衣物與家具,更是全家人的健康防線。從今天起,檢視一下家裡的濕度計,為家人打造一個乾淨深呼吸的空間吧。

 

#空氣濕度 #室內通風 #霉菌 滋生 #防 霉 乳膠 漆

返回網誌